Project

General

Profile

DEA News to watch » History » Version 1

jun chen, 02/13/2025 11:07 PM

1 1 jun chen
# DEA News to watch
2
3
4
1. 高光时刻
5
6
1、王阳元院士寄语国产EDA系列教材发布:传承“熊猫”精神,共铸产业辉煌2024年10月18日,在华大九天用户大会上,王阳元院士通过视频庆祝国产EDA系列教材的发布。他强调了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作用和EDA工具的关键性,回顾了中国EDA产业的发展历史,特别是“熊猫ICCAD系统”的推出,不仅结束了国内技术的空白,也成功冲破了国际的技术封锁。王院士指出,华大九天的EDA工具继承了“熊猫系统”的精神,已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力量。他主编的《集成电路产业全书》为行业提供了知识资源。此次发布的《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于华大九天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与验证平台Aether》教材将纳入《集成电路系列丛书》,推广至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王阳元院士对教材的发布表示祝贺,并期待促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7
8
2、中国内地包揽ICCAD2024最佳会议论文2024年10月,ICCAD在美国新泽西州落下帷幕,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包揽了前端和后端两个最佳论文奖,这也是中国内地机构第一次收获ICCAD最佳论文奖。来自浙江大学的论文《An Agile
9
Framework for Efficient LLM Accelerator Development  and  Model Inference》获得ICCAD2024最佳前端论文;陈律丞硕士是第一作者生,指导老师:卓成教授、孙奇研究员(浙江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10
11
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的论文《A Neural-Ordinary-Differential-Equations Based Generic Approach for Process Modeling in DTCO: A Case Study in Chemical-Mechanical Planarization and Copper Plating》获得ICCAD2024最佳后端论文;这是中国内场机构第一次获得此荣誉;博士生钱跃,指导老师:陈岚研究员。
12
13
3、清华大学喻文健教授当选2025年度IEEE Fellow2024年12月,喻文健教授因对寄生提取、电路仿真及相关数值方法的贡献获选2025年度IEEE Fellow。1999年、2001年、2003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一直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互连寄生参数提取的算法研究与软件开发,积极活跃在集成电路建模与仿真、尤其是寄生参数提取领域。喻文健教授的主要学术贡献有:(1)发展、提出了基于直接边界元法的三维电容提取快速算法;(2)提出了多项基于VLSI新工艺特点的互连电容、电阻提取算法,用于处理悬浮金属哑元、多通孔等复杂结构以及片内随机工艺变动;(3)针对数模混合和射频芯片的衬底耦合问题,提出了适应性强、计算效率高的衬底电阻提取算法和频变参数提取算法;(4)提出了基于阶跃响应的互连信号眼图(eye-diagram)预测算法,并与UCSD的合作者一起提出了用于片外互连的无源均衡电路设计优化算法,发展了基于频域分析的大规模互连电路瞬态仿真算法.
14
15
4、ASPDAC2024十年回顾最具影响力论文奖清华大学2014年发表的论文《Training itself: Mixed-signal training acceleration for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自训练:面向基于忆阻器神经网络加速器的混合信号训练加速》荣获该会议十年回顾最具影响力论文奖。清华大学2013级硕士李伯勋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汪玉为论文通讯作者,论文其他合作作者包括2012级博士汪彧之,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陈怡然以及清华大学杨华中教授。该论文基于忆阻器的存算一体架构(Process-In-Memory, PIM)可以在存储阵列内完成计算,显著降低数据搬运的能量开销,高效实现神经网络算法。现有存算一体架构往往需要使用GPU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再将训练后的模型部署在忆阻器器件中,训练成本高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接在忆阻器阵列中实现神经网络训练的系统方案。通过设计一系列数模混合辅助运算结构和算法近似化方法,首次实现了基于忆阻器计算架构的神经网络自训练,有望将神经网络训练能效提高3至4个量级。
16
17
5、广立微、概伦电子、华大九天荣获2024年“中国芯”首届EDA专项奖“技术创新奖”第二届设计自动化产业峰会IDAS 2024(Intelligent Design Automation Summit 2024)于2024年9月23-24日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隆重举行。峰会上隆重举行了2024年“中国芯”首届EDA专项奖颁奖仪式。该奖项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EDA开放合作机制联合主办,在征集期间得到了众多EDA企业和科研院校的热烈响应,充分展现了中国电子设计自动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获技术创新奖。
18
19
6、广立微董事长郑勇军荣膺2024年度“风云浙商”2007年,郑勇军怀揣着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化的梦想与热情从硅谷回国创业,并落地在浙江杭州这块创业的热土上,成为了“新”浙商。彼时集成电路产业链尚不完善,创业回报率低,国际巨头垄断市场,广立微选择从EDA点工具开始做起,沿着芯片良率提升这一主轴,近二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稳扎稳打,在技术上创新突破,在商业拓展上把握发展机遇,与头部集成电路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成为国内领先的EDA与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企业。因为忧患,我们孤注一掷地去创新;因为觉醒,我们众志成城地去协同。郑勇军先生此次荣膺“风云浙商”,不仅是对他在多年来勤耕不辍、精业笃行的嘉奖,更是对半导体行业科技工作者们莫大的认可。郑勇军先生在获奖感言中表示,广立微将把握行业发展机遇,通过产业链协同,克服行业痛点难点,做出高质量有竞争力的产品,助力国产芯片做得出、做的好!
20
21
7、亿方杭创发布全新EDA自主创新一体机2024年9月,亿方杭创发布了分别面向设计、制造、测试产业环节和高校教培机构的拓荒者系列4个型号EDA自主创新一体机,为产业变革注入强劲新动能。亿方杭创提出(A+C)融合成长的方式,配合无感的设计流程界面,这样可以让用户有更好的使用信心和友好设计环境。伴随着硬件能力的加速成长,软件跟硬件协同的竞争力逐步体现。对于特殊算力需求的客户,杭创还定制了硬件加速卡,可以最大化的资源输出。
22
23
8、EDA国创中心成功举办“智能EDA计算一切电路”成果发布会2025年1月16日,EDA国创中心成功举办了“智能EDA计算一切电路”成果发布会,会上发布了两项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射频集成电路智能综合软件iRFS、数字芯片验证大模型。射频集成电路智能综合软件iRFS实现了射频无源器件从原理图到版图输出的全自动流程。采用多域协同的架构,通过引入领域知识、小样本机器学习以及启发式优化方法,将传统依赖经验进行的手动调参仿真、单纯依靠人力难以完成的工作,压缩到数小时之内完成,速度提升40至100倍。数字芯片验证大模型ChatDV革新了传统芯片验证各个环节的工作模式,其工具包括SVA,TestBench,参照模型的自动生成以及RTL代码错误的自动Debug。ChatDV团队携手EDA国创中心合作伙伴芯华章,结合其GalaxSim高性能逻辑仿真工具以及GalaxFV形式化验证工具在现场展示了ChatDV验证大模型平台全栈的自动化验证能力。
24
25
二、中国内地高校获国际竞赛多项第一名
26
27
1、北京大学获Contest@ISPD第一名本届竞赛由英伟达主办,题为“GPU和机器学习加速大规模全局布线(GPU/ML-Enhanced Large Scale Global Routing Contest)”,该奖项吸引了来自包括欧洲、北美、南美和亚洲等地的研究团队组成的52支队伍参加。其中中国内地有18支队队伍,中国香港有3支队伍,中国台湾有6支队伍,中国参与的机构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技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阳明交通大学等。要提醒的是,中国内地参与高校都是获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博的高校。竞赛背景:全局布线是VLSI设计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电路时序、功耗和整体布线能力有重大影响,全局布线的效率至关重要。竞赛目标是激发学术研究,旨在开发专为工业级电路量身定制的GPU/ML增强型全局路由器。值得注意的是,当代VLSI电路通常包含数千万个单元,这与过去通常处理不超过100万个单元的场景的全球布线竞争有很大不同。由于当前路由器的局限性,通常采用分层或基于分区的方法来管理大型电路,尽管存在牺牲一定程度的最优性的风险。开发一种能够处理数千万个单元电路的可扩展全局路由器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在早期设计阶段(如平面规划和布局)为优化提供重要信息。本次竞赛旨在大幅减少这些扩展的工业级电路的全球路由运行时间,利用GPU的计算能力和机器学习技术的潜力。同时,它努力提高路由结果的整体质量。北京大学林亦波教授指导的本科生赵春源荣提出的高效GPU异构并行布线算法,通过异构并行计算提高芯片设计迭代的效率,在竞赛中斩获第一名。同时复旦大学&福州大学&立芯科技联队metaRoutea荣获第三名,队员包括复旦大学蔡志杰、魏民、邹鹏,福州大学陈忆鹭、吴昭怡,立芯软件的丁鸿志,指导老师是福州大学林智锋教授和复旦大学陈建利教授。
28
29
2、北京大学获CADathlon@ICCAD第一名CADathlon要求代表队两人一组,在9小时内,运用自己的编码和分析技巧来解决6道集成电路与系统中电子设计自动化问题,涉及电路设计与分析(Circuit Design and Analysis Physical Design)、物理设计和设计可制造性(Physical Design & 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逻辑与高级综合(Logic and High-Level Synthesis)、系统设计与分析(System Design and Analysis)、功能验证和测试(Functional Verification)、新兴技术(生物、安全、人工智能等)在EDA上的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参赛队伍综合运用EDA、计算机体系结构、及机器学习等各方面的知识解决问题。上述问题在以前的科学论文中有所描述。北京大学的郭资政、麦景组队获得第一名,指导老师林亦波教授。
30
31
3、北京大学获CAD Contest@ICCAD的C 赛题第一名CAD Contest竞赛作为EDA领域的年度盛事,是EDA领域影响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国际学术竞赛,一直受到国际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每年有三道不同的赛题,赛题均来自Synopsys、Cadence、Siemens EDA、Nvidia、IBM等全球著名EDA或半导体公司的真实业务场景,期望对目前集成电路工业界遇到的最困难的设计问题研发出更好的解决办法,竞赛的结果可以直接转化为工业界的解决方案,对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C赛题“Scalable Logic Gate Sizing Using ML Techniques and
32
GPU Acceleration”由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和NVIDIA
33
Research 共同出题。C赛题第一名  北京大学:杜宇凡、郭资政;指导老师:林亦波C赛题第三名  东南大学:董雨晗、邓泽远、秦宇森、程旭、焦俊铭、张展华;指导老师:曹鹏4、东南大学包揽DAC-SDC竞赛FPGA和GPU双赛道第一名,FPGA赛道三连冠东南大学张萌教授带领SEUer团队和SEU AIC Lab团队分别获得了DAC-SDC竞赛FPGA赛道和GPU赛道的第一名,这是继历年竞赛中屡获佳绩后的首次包揽双赛道t上一名(DAC
34
2022/2023 FPGA赛道第一名,DAC 2023 GPU赛道第二名)。
35
36
SEUer团队实现了多目标检测的硬件性能极限,克服了车道线和人行道的像素级识别的挑战,书写了FPGA赛道“三连冠”的辉煌。SEU AIC Lab团队设计了面向自动驾驶场景的多任务模型YoloOST,在硬件方面利用Cuda算子加速等技术,取得了精度与速度方面的平衡,最终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勇夺冠军。5、浙江大学获ACM SRC本科生组第一名浙江大学赵亮教授指导的本科生刘毅泽获得ACM
37
ICCAD Student Research Competition本科生组第一名,将代表EDA领域参加ACM全球总决赛!